梁启超与中国公学(2)
原文载于《淞中教育》2013年第2期梁 启 超 与 中 国 公 学(2)马 德 清3.梁启超在中国公学的演说 演讲背景:“五四”前后,中国文化界进行着一场东西文化问题的论战。梁启超欧游,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因此,有其独到的观察和体验。他回国以后撰写了《欧游心影录》,向国人介绍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景象,提出了许多惊人之言,在当时影响很大。1920年3月,正好是上海公学恢复后第二次开学,开会欢迎,这篇演讲词就是梁启超在欢迎会上即席演讲的记录,也可以视为《欧游心影录》的补充。文章原载《东方杂志》第十七卷第六号,1920年3月。全文如下:鄙人对于校中任事诸人皆为道义交,可谓精神上久已结合一致,惟自己未曾稍尽义务为可愧耳。此次游欧,为时短而历地多,故观察亦不甚清切,所带来之土产,因不甚多,惟有一件可使精神受大影响者,即将悲观之观念完全扫清是已。因此精神得以振作,换言之,即将暮气一扫而空。此次游欧所得止此,何以能致此?则因观察欧洲百年来所以进步之故,而中国又何以效法彼邦而不能相似之故,鄙人对于此点有所感想,考欧溯所以致此者,乃因其社会上政治上固有基础而自
发布于 2017-01-18 11:37